端午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遥远的春秋战国,有一位爱国诗人叫屈原,他看到秦军攻破楚国京都,于农历五月初五,写下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
多少人为之惋惜,纷纷划船追赶拯救,追到洞庭湖,仍不见踪迹,这就是最初的划龙舟。
人们聚在江边,为屈原准备了各种食物,纷纷投入江中,意欲让鱼龙虾蟹吃饱,不去咬坏诗人的身体,有位老中医还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要灌晕蛟龙水兽,以免其伤害诗人,后来就逐渐演变为现在的粽子。
其实,端午的习俗,除了纪念屈原外,还与中医药有着密切的关系。
初夏,正是一个祛除瘟疫的季节。古人根据阴阳术数,因为农历五月初五为阳气旺盛之端,故借助刚阳正气,驱邪销晦。由于古时候南北风俗各异,端午在北方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究其原因是夏季天气燥热,瘟疫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容易咬伤人,这才让古人形成了避五毒,躲端午,喝雄黄酒等习俗。
我是地道的北方人,小时候过端午十分简单。家里人从离村里不远的白马河打来苇叶,在热水中把苇叶泡软。包粽子的原料是北方的糯米,加上豇豆、红枣,然后用苇叶包成菱形,在锅里煮熟就能食用了。
粽子煮熟后,除了自己家里人吃外,一大部分要送给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大家在品尝不同味道粽子的同时,还能互相增进感情。
端午,在我们当地还有一个风俗,家家户户门前要插上一束艾蒿,不仅仅是为了讨个吉利,重要的是驱虫辟邪。
艾蒿,在我们这里是一种常见植物,生长在田间地头,全草可以入药,有温经、祛湿、散寒等作用,尤其是小时候家里没有任何灭虫神器,艾蒿便成了最好的选择。
除了把艾蒿插在门前,还可以把它铺在睡觉的席子下面,甚至家里的每个旮旯,到处都散发着艾蒿的清香。我依稀记得,夏天的夜晚,大人们把晒干的艾蒿,编成一根根草绳,点燃在夏季的夜里,袅袅的烟雾熏跑了蚊虫,而我可以静静地躺在凉席上,听大人们讲古老的故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伟大的诗人屈原虽然已作古多年,而这句名言却升华了他的气节。如今,在渐渐成熟的麦田中,在悄悄来临的端午里,我相信会有很多很多人想起他,想起他的这句名言,并从这句名言里汲取无穷的力量。(赵永生 河北省内丘县中医院)
编辑:刘丽恒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河南公共健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河南公共健康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公共健康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XXX(非河南公共健康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
4.邮箱:hntvjkt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