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基层医生,一位中医药文化传承者,与同行共建共享;他向阳而生传递真善美,“小巨人”也潜藏大能量;他将一首命运跌宕的“交响乐”,在生命的长河中演绎的高亢嘹亮。
岁月无声,历史有痕。当历史的洪流拍打尘封的记忆,过往的画面从我们对卢文君的采访中徐徐展开。
1965年出生的卢文君,自小就体弱多病,直到9岁时才进入小学,但是这样的挫折并没有对卢文君造成打击,更没有因为身材的“矮小”而自卑。刻苦好学、自强不息的卢文君想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理想的大学,但又因考试期间持续高烧,最终无缘高考,大学梦也就此破灭。在他看来,这是一生中最难以抚平的痛!命运可以改变人,但不屈服于命运的卢文君坚信,人也一定可以改变命运!他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只要脚踏实地,就一定能改写人生。
虽无缘大学,但卢文君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学习。他出生于四代中医世家,受父亲影响,自幼对中医学颇感兴趣,一边跟随父亲走村串户为乡亲们看病,一边发奋图强,自学中医理论知识,如《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典籍,他几乎如数家珍,这为他今后从事中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89年,卢文君参加了全国中医自学考试,并顺利考入河南中医学院,成为一名中医人,实现了他的中医梦想。“吾辈虽先天禀赋不足,但应当更自强”,卢文君如是说,我们也能深刻感受到他骨子里的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出身于农村的卢文君,最能体会到广大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感受。他立志在农村、在基层为群众服务,为患者看病。早些年在农村,他通常一天要串三四十户人家,到病人家中去看病。忙的时候,他常常一个月都没有真正脱下衣服好好睡一觉,因为他想腾出更多的时间,尽可能第一时间去给乡亲们看病。虽然他很累,但在他看来,他忙碌并快乐,能为乡亲们真正解决病痛,能得到广大基层百姓的一致认可,作为医生,他觉得这比什么都值得。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如今,卢文君已在基层坚守了30余年,治愈患者无数。一个个患者的康复,承载着卢文君医生的智慧和汗水,这更是一种无穷的动力。前来看病的患者家属在采访中说,“有他在,就感觉很踏实”,“小巨人潜藏大能量,他是我们的保护神”。来自百姓的朴素语言写满了对卢文君医生的钦佩、爱戴与尊敬。
传承是中医药的生命之根,是其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卢文君深谙中医药学“传承”的重要性。“勤求古训,博览群书;造福百姓,人人健康,把老祖宗留下的中医药文化这一宝贵财富传承好、发扬好,我愿一直努力下去”。从医三十余年来,卢文君医生把切诊放在首位,把中医的望闻问切,浮沉迟数四大脉象等运用的淋漓尽致。很多时候患者还未开口描述自己的病情之前,他心中开处方的“算盘”早已打好,并且正对患者所述,而这般的契合,也给了患者一颗定心丸。
医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让患者获得最大受益,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卢文君对中医中药的钻研探索可谓如痴如醉,看病的间隙或者夜晚,他常常以书为友,寻找诊疗的思路。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他越发感觉到先人的智慧,感受到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案头摆着的中医典籍早已发黄,但他读起来仍然津津有味、乐在其中。除了研读经典,他还主动走出去为自己“充电”,研修名家验方。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在疾病诊疗上,他总会有自己独特的疗法。
开诚布公,传授经验。作为中医传承者,卢文君医生在基层临床实践中总结了一系列治疗经验,但他并不保守,而是把自己多年总结的经验广泛传授给自己的同行。“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分享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才能让更多的患者受益”。同是中医人,共有中医梦,这是一位基层医生的格局和胸怀!
历尽铅华成此景,世间万事含艰辛,刻苦学习研医术,匠心回春为患者。向真、向善、向美,在中医道路上卢文君医生不断耕耘,坚守初心,为基层百姓尽心尽责,为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基层中医服务能力的提升不遗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