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云上的呼吸 | 让“物联网”管理你的慢阻肺

  • 2018-08-10
  • |
  • 来源:河南公共频道健康同行
  • 浏览次数:7544次

慢阻肺,顾名思义就是肺部慢慢感受到被阻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疾病,主要是由于吸烟等原因引起气道狭窄或肺气肿等结构改变,导致呼吸气流受阻,感到呼吸费力或透不上气,常伴有咳嗽、咳痰等不适。人们常说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就属于这个范畴。作为全球第四大致死疾病、中国第三大致死原因的单病种疾病,慢阻肺在我国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疾病负担的“四高”特点,已成为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1.jpg

说起慢阻肺,知道它的人是少之又少,了解它的人更是微乎其微,据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张晓菊介绍:90%左右的慢阻肺患者在诊断之前,都不明白什么叫慢阻肺,它会带给人们怎样的危害。作为一类慢性疾病,它会逐渐的缓慢的、日积月累的危及人们的肺脏,甚至危及生命。

得了慢阻肺是一种什么感觉?患者几乎异口同声“呼吸太困难了”。可以想象一下,当鱼离开水,嘴巴张的老大,但是气管不通畅,简直就是吸不进、呼不出,“上气不接下气”的那种憋(窒息的痛苦)…

5.jpg

慢阻肺它被形象的称为“不动声色的隐形杀手”,它像一把“慢刀子”,它的社会知名度很低,但因它带来的呼吸系统方面的死亡率却很高。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如何管理很重要,能够实时监测肺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每次犯病的时候,病情都会逐渐加重,这时患者往往要辗转多次,才能来到医院,让医生给诊断,有时候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病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耽误,来到大医院,有时候还要排起长长的队伍,到最后可能还见不到医生,渐渐地,病情就会逐渐耽误下去,危及生命。

10.jpg

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开始走进医生和患者的视野。物联网是一种统称,它是借助于移动终端和软件,把患者和医生通过互联网紧密联系在一起。比如慢阻肺,患者和医生各有一个移动端,通过软件测试,包含呼气检测、吸气检测以及肺功能的测试,测试完的数据,通过云端传输到医生手持的移动终端上,这样,医生就能实时掌握患者在家中的病情,并根据检测的数据,给出适当的诊治建议,就能避免稳定期患者来回奔波,不仅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同时也节约了医生的时间。

针对慢阻肺这种发病率高,对人民群众健康威胁大的疾病,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在科主任张晓菊的带领下,从慢阻肺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管理的新模式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

13.jpg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卫健委首批呼吸与危重症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级呼吸内镜培训基地,河南省呼吸疾病质量控制中心及河南省呼吸内镜质控中心,同时还是河南省创新科技团队,河南省肺部结节(早期肿瘤)互联智慧诊疗联盟发起单位,荣获河南省呼吸疾病医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肺结节诊治国际联合实验室等等。

目前,在张晓菊主任的带领下,响应国家健康中国的政策,将呼吸慢病端口前移,设有慢阻肺专病门诊,哮喘专病门诊,戒烟门诊,及呼吸慢病综合管理中心,配有专职护士,针对不同的呼吸慢病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告诉已患慢阻肺的患者,应该按照呼吸专科医师的建议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肺功能康复,降低急性发作的次数,这就需要患者经常接受健康教育,掌握慢阻肺的治疗基础知识,密切配合医生治疗。同时还担负着对吸烟人群的戒烟治疗,对于这类有慢阻肺高危因素的人群,进行肺功能检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任何新技术的推广都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各级医生对新技术的认知能力又不尽相同。作为省级三甲医院,张晓菊主任认为,自己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带领着团队,把管理慢阻肺患者的这项新技术推广下去,让各级医院都能够实施,惠及更多的患者。

“感觉医生始终就在身边”,这是初次体验这项技术患者的亲身感受,通过互联网,把患者和医生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医生就能够实施监测着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作出相应的诊断。

这是来自云上的呼吸,紧紧联系着你我,同呼吸、共命运,这是时代的进步,亦是医学的发展,科学管理慢阻肺患者,让他们沉积在稳定期,减少急性发作。名医治未病,大医惠众生,这不仅仅是张晓菊主任的愿景,亦是她所带领的慢病管理团队的愿景,漫长而曲折,他们的脚步不会停歇…

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获国家卫计委首批PCCM医师培训资格、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卫生部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河南省重点学科、河南省呼吸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河南省呼吸内镜质量控制中心、河南省呼吸疾病诊疗中心、肺癌诊断与治疗示范基地、河南省肺癌规范化诊治示范中心、国家呼吸研究中心-中日医院呼吸专科医联体单位、国家呼吸研究中心-中日医院呼吸专科医联体单位-间质性肺疾病/肺癌专病协作组成员、河南省肺部结节(早期肿瘤)互联智慧诊疗联盟发起单位、河南省睡眠呼吸障碍诊疗中心、河南省睡眠呼吸疾病网路中心、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依托单位。拥有独立的河南省呼吸疾病医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肺结节诊治国际联合实验室。成为全省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龙头科室。拥有独立的河南省睡眠呼吸障碍诊疗中心、呼吸内镜中心,是河南省睡眠技师、无创通气技术及呼吸内镜培训及认证基地。

设置9个亚专科:呼吸重症、呼吸介入、睡眠呼吸病、肺结节与肺癌、慢阻肺、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肺血管病、肺间质病;依靠医院互联智慧分诊平台,与111家基层医院建立双向转诊通道;下级医院急危重症和疑难病患者转诊比例51.8%;前3年三级医院间会诊400余次,互联智慧平台建立后,仅2016年即达1902次;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平均3项/年以上;参与制定指南规范3个,近年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部项目子课题、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创新基金等数十项重大科研项目,并参与了多项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和国内多中心科学研究,在SCI收录杂志发表了50余篇、中华系列杂志发表了100余篇学术论文,取得了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数十项大奖和多项技术专利。

近年来先后选拨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省卫生厅“5451”重点学科后备带头人的培养项目,目前已有十多名学科骨干先后赴美国、德国学习与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本学科学术团队业务能力和学科带头人的储备力。




综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