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劲动脉狭窄,
该挂哪个科室?
该做哪些治疗?
该选择哪种手术方式?
这对患者来说可能不知如何选择,
同一疾病对于不同的学科专家来讲,
也需经过多角度综合考虑才能制定治疗方案。
如何打破学科间壁垒?
让颈动脉狭窄患者有更佳选择?
郑大一附院的专家们,
展开了一场学术“论剑”会
……
3月16日,郑大一附院神经介入科主任管生教授、大血管/腔内血管外科王志伟教授、神经内科宋波教授组织本院心内科、心外科、超声科等科室,联合省内相关科室专家,在医院的高度重视和指导支持下,召开颈动脉狭窄指南临床应用问题研讨会。
针对召开这场研讨会的初衷,管生教授做了详细的介绍。
一方面打破学科壁垒是临床需求,另一方面颈动脉狭窄又是引发脑卒中的重要因素,不容忽视,手术方式的选择也尤为重要。
研讨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万杰青教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马宁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薛绛宇教授、郑大一附院王志伟教授、宋波教授、徐浩文教授分别做了学术报告,并与现场各位专家学者探讨交流。
万杰青教授:《CEA 和 CAS我如何选择?》
马宁教授:《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优缺点》
薛绛宇教授:《联合手术解决颈动脉狭窄》
宋波教授:《颈动脉狭窄在神经内科诊治》
徐浩文教授:《颈动脉狭窄之我见—CAS》
王志伟教授:《颈动脉狭窄之我见—CEA》
针对颈动脉狭窄,是否需要药物干预治疗,制定怎样的手术方案等问题,专家们纷纷表达了他们的看法。
王志伟教授: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斑块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而其治疗方式不同科室医生会给出不同治疗建议,综合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血管外科的内膜剥脱手术、神经介入科的支架植入,给患者一个最优的选择,是我们开研讨会的初衷。在为期两天的大会上,我们不仅设有学术讲座还有手术演示。在此次会议之前,科室团队还精心制作了“不做哭泣的十二生肖”绘图,为了让普通群众更形象直观的了解颈动脉狭窄,做到早了解、早预防、早治疗。
宋波教授:作为神经内科医生,可能是最早接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医生之一,面对这样的患者人群,是单纯的药物治疗还是推荐他们进行手术治疗,这是我们经常面临的选择问题;另外针对于患者术后的围手术期管理、术后药物规范使用也是这次大会需要进行讨论的问题,也是我们神经内科医生比较关心的问题。
下午的《郑大一附院颈动脉缺血治疗流程》修订会议,神经内外科、介入科、血管外科、麻醉科、超声科、CT室等相关科室专家广泛参与,携带病例积极讨论,纷纷进言献策,一场唇枪舌战般的学术“论剑”会,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据了解,本次研讨制定的《郑大一附院颈动脉缺血治疗流程》,会在院内进行探索性运用于临床,经过不断的修改、提炼、总结,再将成熟的诊治流程推向全国。此流程的制定也标志着我省在颈动脉治疗领域迈入了新的阶段。
什么是颈动脉狭窄?
大脑是一个特殊的需氧器官,对氧气的需求量非常大,在心脏每分钟的搏动输出量里,约有十分之一供应脑部。相应的,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相当敏感。
在颈部,向我们中枢系统供应血液、氧气的动脉包括一对颈动脉和一对椎动脉,而其中两根颈动脉为脑组织提供80%以上的供血。所以,当发生颈动脉狭窄时,脑供血即会受到影响;如果是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管腔狭窄,发生斑块脱落也可引起脑卒中。研究资料表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中,将近一半与颈动脉狭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