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专用药匮乏是个老问题,“用药靠掰、剂量靠猜”,专用药不专问题一直困扰家长。近日,记者在浙江、湖南等地的医院调研发现,不少儿童医院已在探索解决之道。比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药剂科就设置一个药品分包岗位,每天有两名专职药剂师在此碾磨药片,按照从三分之一到十六分之一不等的规格进行包装,一个月总计通过人工分出1万多包小剂量药品,供住院患儿使用。(12月3日《经济参考报》)
儿童用药只能根据成人药品说明书进行“酌减”,是十分常见的现象。然而,将一粒药分成三分之一甚至十六分之一,对于家长来说,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容易出现分不均匀的现象。其结果是,孩子服药有时多、有时少,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增加药品毒副作用。
化解这道难题最彻底的办法,当然是加快儿童药品的研发与生产,但药品研发生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更不要说药企在这方面的积极性始终不太高。因此,在立足长远的基础上,化解家长燃眉之急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在“掰药”方面,医院的药剂科具有很大的优势,药剂师不仅具有药品专业知识,而且还有精密的计量仪器。假如由药剂师帮助家长来“掰药”,就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那样,将成人药品进行等份拆分后重新包装,提供给儿童服用,那么家长“猜不准、分不匀”等现象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医院承担“儿童酌减”责任值得鼓励,可以作为改善服务的内容加以推广。上述这家医院只是针对住院患儿提供这项服务,服务面还比较窄,有必要扩展到门诊患儿。为了减少因分药后放置过久而影响质量的问题,医院不妨在门诊开通药品分包窗口,随时为儿童提供分药服务。这样做虽然很麻烦,但将千家万户的麻烦变成一个窗口的麻烦,这无疑是值得的。 □秋实(医生)
(来源:健康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