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肠胃病高发 预防妙招来解答

  • 2018-08-03
  • |
  • 来源:河南公共频道健康同行
  • 浏览次数:12219次


2.jpg

《黄帝内经》中记述:夏三月,此谓番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夏日,天阳向下,地热上升,天地阳气交合,万物繁荣,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时期,此时人们往往在起居、饮食、运动、乘凉等方面不注意预防,造成肠胃疾病的多发,那么如何去预防肠胃疾病呢,为此栏目组特邀张仲景国医馆心怡馆特聘专家周发祥教授,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坐诊时间:周一上午

坐诊门店:张仲景国医馆河医馆(二七区河医立交桥东100米路北,郑大一附院住院部对面)

预约电话:0371—67560077    18137106939

坐诊时间:周四上午

坐诊门店:张仲景国医馆心怡馆(郑东新区心怡路与祥盛街交叉口向南50米路东)

预约电话:0371—63316662    0371—63316665

夏季肠胃疾病引起的原因

夏三月”,即立夏到立秋这三个月,包含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大暑、小暑六个节气。

这三个月,可以称做是茂盛华美的时节。天地之气上下交合,万物繁荣,人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此时也与自然同步,是一个养生的好时节。但由于夏季酷暑,炎热难耐,很多人的生活习惯不当,造成肠胃疾病的多发。


3.jpg

4.jpg

关于引起肠胃疾病的原因,周发祥教授给我们总结出三点:第一,心情的易怒易躁,第二,生活方式的不当,第三,饮食方面不注意。

5.jpg

第一:心情的易怒易躁

夏季属五行中的火,人体五脏的“心、肝、脾、肺、肾”对应五行,心属火。因为气候的原因,人们极易感到闷热、困倦和烦躁不安,好发脾气。

根据中医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观点,情绪精神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人的精神状态正常,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会增强,从而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6.jpg

7.jpg

因此,我们需要思想平静,神清气和,切忌发怒,并要使机体的气机宣畅,通泄自如,情绪向外,古代著名养生家嵇康说:“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通常我们所说的“心静自然凉”,同样是这个道理。

当心情烦闷的时候,不妨多外出运动,旅游,使自己长期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切不可把自己长时间关在家里,对身体会非常不利。

8.jpg

第二:生活方式的不当

人体有一个自我平衡的机制,肝和心制热,肺和肾制冷。夏天闷热时,人的肾水开始工作,身体会通过出汗来平衡体温,但是许多人不去从根本上去鼓舞自己的肾水,肾经去平抑自己的心火,反而是通过长时间吹空调来降火。

9.jpg

夏日,人体毛孔张开,阳气蒸腾在外,这个时候吹空调,寒气就会入体,很容易造成肠胃疾病的出现,甚至有人会运动过后,大汗淋漓时,拿一盆凉水从头一浇而下,这样就很容易使张开的毛孔突然收缩,造成一些急性的常见疾病,轻着拉肚子,胃痛等,重者会造成半身不遂,中风等。

10.jpg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是新陈代谢的活跃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也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

根据中医“顺应天然”的养生原则,此时应该养护阳气,不少人用“凉”对抗“热”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因为阳气是人体赖以生存的火力,可以推动人体新陈代谢。所以夏天要学会“热着过”,要顺应时节,该出汗就得出汗。

11.jpg

第三:饮食方面不注意

中医认为,长夏主脾土,湿热是当令之时,由于天气炎热,出汗比较多,体能消耗自然也增加;许多人在此时喜欢以喝冰水,吃冰淇淋来降温,如此,虚寒体质的人易造成脾胃不和,运化失常,也就容易乏力、食欲不振,拉肚子等。

12.jpg

夏季人体新陈代谢较快,脾胃功能相对低下,为了减轻脾胃的负担,保证脾胃健康,应该多吃养胃,口味清淡的食材,特别一些肥甘厚味,油腻辛辣食物会加重体内火气和毒素,要尽量少吃。另外注意变质的食物一定不能吃。

13.jpg

14.jpg

另外夏季以清热解火为主,但是饮食不能过多食用寒性食物,会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容易导致腹泻、体寒等问题。

15.jpg

小妙招夏季养胃

中医讲天人相应,顺应自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对胃肠道有很好的作用。周发祥教授建议,可以饮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茶饮,可以用柠檬、薄荷、金银花、连翘等泡水,或是用生姜、大枣煮茶代理冷饮以祛暑。

16.jpg

17.jpg

如果胃不舒服应该吃些温补的食物,如生姜、莲子羹等。有些人因为生气等引起的情绪郁结,可用玫瑰花为主配一些方剂煮茶水,每日喝些。

对于脾胃气虚的人,可用莲子、配上茯苓、白术,有祛心火补脾胃的功效,夏季家中还可常备参苓白术散,藿香正气水等。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都具有较好的自然抗病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康复能力。因此,对疾病的防治,最以人为本,以养生防病为先,做到顺应自然、起居有常、食饮有节、适度运动、平和心态。

23.jpg

周发祥

24.jpg

周发祥,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中医师、河南中医药大学三附院国医馆专家、张仲景国医馆特聘专家,全国黄帝内经学会副会长,河南黄帝内经学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分会常务理事,全国中医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师从我国首批名老中医石冠卿教授,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科研曾获省部级、厅局级奖励十余项。

擅长治疗:

消化科:反流性食管炎、胃炎、慢性肠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心脑血管科: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炎、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神经性头痛、眩晕、中风后遗症等;

呼吸科: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咳嗽、哮喘、肺炎等。




综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