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房颤·健康相伴——第七个中国房颤日郑州疾病科普活动

  • 2019-06-10
  • |
  • 来源:河南公共频道健康同行
  • 浏览次数:9174次

6月6日是第七个中国房颤日,今年的主题是“治愈房颤,健康相伴”。由强生医疗主办的房颤日疾病科普宣传活动在郑州启动。旨在进一步提升公众对房颤及并发症的认识,引导大众关注房颤,号召高风险人群早诊早治,防患于未然。

郑大一附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董建增、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长袁义强、河南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会主任委员邱春光、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二病区主任王现青出席了活动,专家们就房颤的相关热点话题进行了现场解答和讨论。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近年来,受人口老龄化、慢性心脏病及其它因素影响,房颤全球发病率剧增。据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房颤患病人数已超千万,是房颤第一患病大国。房颤患者的卒中发生率较无房颤者增加近5倍。房颤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等特点。

“人正常的心跳是60-100次/分钟, 房颤患者的心跳往往会达到350-600次/分钟,当心跳出现过快、过慢或不规则时就是房颤,通俗讲就是心跳节奏乱了,患者会出现心慌心悸等症状。”董建增教授介绍,该疾病最大的特点就是‘乱’,发作没有固定的诱因和规律,具有发病人数多、治疗费用大、并发症危害大、社会认知度低的特点。


袁义强教授表示,“虽然房颤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慢性病,但是治愈成功率很高。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导管射频消融为大部分房颤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对房颤治疗成功率在90%以上

袁教授补充到,“房颤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很难察觉,会造成患者延误房颤的科学治疗,引发中风、瘫痪,甚至死亡。因此应该尽早就医,高危人群则应该定期筛查。要树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观念,注重心脏健康和常规检查,从而预防和减少房颤的发生。”

“培养公众对房颤预防和早诊早治意识是重中之重。目前,公众对房颤疾病认识严重不足,患者知晓率仅为40%,25.9%的中国房颤病人没有接受任何治疗”,王现青教授介绍到,“通常来说,65岁以上、合并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人群都是高危人群。最重要的一点,房颤加剧房颤,相比普通人,房颤患者罹患卒中的风险,心力衰竭、心率衰竭、痴呆,甚至死亡风险都大大增加。”

“除了拖延和忽视房颤治疗的情况,生活中大家对房颤感觉也可能不同,有的房颤患者会有心慌、胸闷、气短、头晕、乏力等症状,有的患者则心跳无明显增快,毫无觉察,这种情况都取决于患者本人的体质而定”,邱春光教授表示,“也有很多房颤患者由于走错门诊而误诊,造成病情延误,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对此邱教授提醒,要增强正确和基本的房颤认知,加强对疾病预防及治疗方法的了解,疑似房颤的患者应去正规医院的心律失常门诊或者房颤门诊即时就诊。




综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