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做蜡烛 用光明照亮人生旅途‖本栏目专访河南省眼科医院副院长 郑大一附院郑东院区眼三科主任张凤妍

  • 2018-08-03
  • |
  • 来源:河南公共频道健康同行
  • 浏览次数:11259次

真诚以对,微笑使然

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流露,是和蔼可亲、仁心仁术的大医情怀;

严以律己,责任使然

是出于对生命的无限敬畏,是对医者职业的崇高追求;

谨遵师训,师德使然

作为医学院的老师,教授,做好传帮带,做好教学工作,

为国家培养医学人才,几十年来一直躬身前行,从不懈怠;

公益有我,至善使然,

防盲扶贫,她的足迹行走在祖国偏远贫困地区,为眼疾患者带来久违的光明

代表祖国,她远赴非洲,“光明行”传递中国温暖,抒写中国骄傲,河南荣耀!

本栏目走近郑大一附院郑东院区眼三科主任,河南省眼科医院副院长张凤妍教授,

让我们一起倾听心语,畅谈她的医者人生路!

心怀敬畏  勇于挑战“五心”关爱情暖人心

走进郑大一附院东院区眼三科,长长的队伍,都在准备着做检查,这里的患者都是慕名而来的,因为该科科主任张凤妍是他们最值得信赖的人,张凤妍教授不仅医技高超,而且医德高尚。张凤妍主任每天都很忙,每天例行的门诊、手术、查房,还有病区内例行的眼科检查,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张凤妍主任面对患者时,总是面带微笑,热情以对。

4.jpg

在张凤妍主任看来,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但要承受病痛的折磨,还承受着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作为患者,他们需要医生的关爱,而作为医生,要更多的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思考。张凤妍主任认为,作为医生关键是要能倾听病人的心声,真正了解病人的诉求,不论是生理抑或心理,认真倾听,并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和自己的爱与关怀去满足病人的合理诉求,这才是最重要的。

为此,医生要和患者做朋友,跟患者要以朋友的方式来相处。在行医过程中,张凤妍主任要求自己和科室医护人员做到“五个心”:有爱心、同情心、有耐心、诊治疾病要细心,从而让病人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来郑大一附院看病的患者,基本上在基层医院都进行过诊治,所以来这里的一般都是疑难疾病患者。特别是来自偏远山村的患者来到这里,就等于是他们最后的一线希望。如果来到省城最好的医院得不到救治,也许他们就会放弃治疗。对于眼科患者来说,就意味着他们将失去余生的光明。作为河南的龙头医院的眼科主任,河南省眼科医院的副院长,张凤妍主任对眼病患者始终怀有敬畏感,对疑难疾病和独眼患者,她一再强调,征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言放弃,哪怕有更多的挑战,也要无所畏惧,勇于担当。10.jpg

对于一些棘手的病例要严格把握,任何时候不允许自己有丝毫懈怠,尽最大努力创造让患者看得见的机会。复明一人,就能解放全家,让患者重归主流社会,减轻社会负担。

11.jpg

当然,挑战就意味着更多的付出,张凤妍主任带领她的医护团队屡克难关,一次次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曾经有一位失明50多年的患者,让张凤妍主任记忆犹新,50年前患者因为工伤导致双眼失明,虽屡次医治,却总不见光明。怀着最后一丝希望,患者家属慕名找到了张凤妍主任。整个眼皮和眼球粘连严重,整个眼珠蒙上了一层增生的结膜组织,根本看不到黑眼球,且患有严重的白内障,这对于张凤妍主任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但经过各项检查,她觉得还是有一线希望。于是在征得家属同意,在经过缜密准备后,经过两次复杂的手术,患者奇迹般地重见了光明。50年后第一次再看到自己的妻子、儿子,失明后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儿媳,还有可爱的孙子,老人激动万分,欣喜不已,喜极而泣,作为眼科医生,这也是张凤妍主任最幸福最满足的时候。不言苦累,只愿让患者重见清晰世界。为此,她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14.jpg

张凤妍主任感言,这些年遇到许多病人,他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人生,但相同的是对于光明和健康的渴望。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在给一些疑难复杂的眼病患者手术前,病人家属跟她说,“医生您尽力做,无论结果什么样我们都能接受。”能够获得病人和家属的理解她为此非常的感动。几十年走过来,正是患者的理解信任给了她莫大的信心、力量和遇到困难,锲而不舍,勇攀医疗科技前沿的勇气。

从医之路: 青春有梦想 殷殷两愿望

如今的张凤妍主任,已经是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三科主任、河南省眼科医院副院长,河南省优秀教师,2015年河南省卫生系统职业道德标兵。她担任的社会职务众多,在国内眼科界享有良好的声誉。走过光环和荣耀,所有的成功都源于她对梦想的执着和为此而付出的种种艰辛与努力。

小时候的张凤妍有两个梦想:一是做老师,教书育人;二是当医生,救死扶伤。因为母亲身体不好,当时四处求医。父亲就建议她学医,将来能给凤妍的妈妈看病,给亲戚朋友看。考大学时张凤妍就填报河南医科大学的志愿,也就是今天的郑州大学医学院。1987年本科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留校,成为了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附属医院的医生做到一定程度就有教学的任务,人生有时候就是如此的幸运,张凤妍幸运地圆了儿时当医生和当老师的两个梦想。

21.jpg

张凤妍主任选择做眼科医生有两个原因,一是受八十年代初,一部脍炙人口的电影作品《人到中年》,影片讲述的是北京某医院眼科大夫陆文婷,把一生最宝贵年华奉献给眼疾病人的故事。作为眼科资深医师,陆文婷仍是工资只有几十块钱的住院医生,一家四口挤在12平米的房子里,生活拮据。但陆文婷的那种精神却深深地感染着同为医生的张凤妍。

22.jpg

第二个原因是受该医学院眼科泰斗张效房教授影响。作为享誉国内外的眼外伤专家,张效房备受尊重,那个时候的张凤妍只希望离大师近一些,多学点本领,为此她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眼科。

医疗系的医学生实习时学习的是内、外、妇、儿,而眼科张凤妍从未实习过,仅仅有过一周的见习。刚到眼科时,她可以说就是一张白纸,对于很多治疗操作根本一无所知。

23.jpg

当时张凤妍买了一本眼科治疗手册,自己反反复复认认真真地阅读。从零开始,跟治疗室的护士老师学习点眼、测量眼压、结膜下注射、泪道冲洗、擦沙眼这些最基本的眼科治疗,晚上回到宿舍,用检眼镜在同事眼上练习眼底检查。后来跟随老师坐门诊、值班,逐渐接触病人。很快,一直爱学习爱思考的张凤妍在眼科就能独当一面。

1989年张凤妍考取了河南医科大学张效房教授的硕士研究生。1994年她又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博士。非常荣幸的是,张凤妍的两位导师都是眼科界泰斗。硕士导师张效房教授是著名的眼外伤专家,博士生导师陆道炎教授是知名的白内障专家,两位老师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尚的医德,让张凤妍受益终身。

28.jpg

1997年张凤妍博士毕业后被原河南医科大学作为人才引进,重新回到母校,经过多个科室内老师的指导及多个亚专业的轮转学习,她逐渐成为河南省知名的眼科医生、国家级知名专家,并在眼科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从事眼科临床、教学、科研30余年,擅长各类白内障、青光眼、眼外伤、眼表疾病及眼屈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以及各类复杂的外伤性、并发性、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对散光型人工晶体、各种类型的多焦点人工晶体及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治疗近视颇有研究,有4万余例白内障手术经验。如今的张凤妍依然很谦虚,她说,如果说自己这些年取得了一些成绩,那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老师们的指导。

公益有我 与爱同行  在奉献中净化心灵

热心公益,与爱同行。张凤妍主任坦言,对她人生影响最大的就是从2001年开始,她同导师张效房教授参加的白内障复明公益活动——“视觉第一 中国行动”。这是由国际狮子会赞助的,由中国残联和国家卫计委组织的白内障复明活动、扶残助残活动。作为国家医疗队员,张凤妍主任曾经去过海南、新疆、安徽、内蒙等偏远地区(省内的长葛、鄢陵、方城、新野、鲁山、睢县、淇县、鹤壁、桐柏、禹州、叶县)为贫困地区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手术,并多次获得优秀医疗队员称号。

2009年开始,张凤妍主任负责“复明16号眼科流动手术车”的工作,该车是亚洲防盲基金会捐助中国的第十六辆眼科流动手术车。手术车运行期间,曾经到达汝州、新密、封丘县、信阳光山县、信阳平桥区、清丰县、社旗县、睢县、信阳第一人民医院、商丘第四人民医院、济源卫校附属医院等地,帮助1万余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

2015年张凤妍主任代表国家卫计委参加援非“光明行”活动。远赴非洲厄立特里亚,与其他队员一起为该国顺利完成国家交付的任务,为303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白内障复明手术。同时,张凤妍主任还为患先天性白内障的四姐妹成功进行手术,得到了中国驻厄立特里亚大使馆的肯定。

目前,张凤妍主任作为河南省眼科医院的副院长,还积极参加省医学会组织的名医名家走基层送健康公益扶贫活动。通过义诊、查房、手术等,把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带给基层医生,以帮助他们更快的进步,让眼疾患者不出家门,就能得到良好的救治,从而造福更多的眼疾患者。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些奉献爱心、扶贫助困的公益活动,使张凤妍主任的心灵得到净化和提升。人生,不能只是索取,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通过自己的行动,能为他人带来光明,带来幸福,张凤妍主任很快乐!

授业解惑 师者传承

就目前来讲,眼科医生相对缺乏,拥有医生和教师双重身份的张凤妍主任还担负着为社会培养眼科医生和人才梯队化建设的重任。她很开心自己能够拥有这样的双重身份,能把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实用的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她非常重视本科生的教学及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培养和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德不近佛者不能为医,技不如仙者不能为医,当然,医德的培养极为重要,张凤妍主任总是言传身教,带学生们坐门诊,以自己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认真对待患者的态度来潜移默化的教导学生并以此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术水平。一直这样坚持,同时也在无形中给予自己督促,即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在工作时绝不松懈,从而将行医时最好的面貌展现给病人和学生。

为了与国际接轨,紧跟眼科医疗前沿,张凤妍主任还积极参与国内外相关学术交流。如参加美国眼科年会、欧洲眼科年会等等,并把新知识教授给自己的学生,带头在科内使用新技术,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我,提高团队。

在同事眼中,张凤妍主任一直很忙,以至于很难做到对家的周全照顾。在女儿一岁多的时候,张凤妍主任因为参加防盲活动,曾经有三个周的时间不在女儿身边。以至于当她拖着疲惫的身影回到家时,孩子快都不认识她了。躲在奶奶后面,带着一丝丝不安和害怕,偷偷的看着她,每当想到此事,张凤妍主任就一阵的酸楚......

56.jpg

从护士长那里了解到,张凤妍的女儿去年参加高考,同事们劝她请几天假好好陪陪孩子,但她一天假都没请。心怀愧疚的母亲有一天晚上为紧张备考的女儿按摩,谁知刚没按几下,自己却睡着了。懂事的女儿看到母亲为工作这么拼,并没有责怪妈妈,并且以妈妈为榜样,坚决选择了从医之路。从妈妈身上,女儿能看到妈妈的辛苦,但女儿以有这样爱岗敬业的妈妈而感到骄傲。

张凤妍主任本身就是一面镜子,科室为有这样一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好主任而骄傲。在张主任的感召下,郑东院区眼三科全体医护人员正团结协作,找准定位,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为眼三科走向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医疗团队而群策群力,努力奋斗!

“愿做春蚕吐丝不已,至死方休,甘当蜡烛,奉献光明,耗尽自身”。张凤妍主任一直把张效房老师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她说,“98岁高龄的张效房老师依然还在坚持工作,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前行呢。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有很多渴望重见光明的眼病患者需要我们去治疗,我深感自己肩上责任重大,但病人的需要就是我的动力”。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执着、优雅、知性,她以院为家,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甘洒奉献,无怨无悔;至真、至善、至美,心怀仁爱,书写医者赞歌......她就是令人尊崇、敢于担当的国家级知名医生张凤妍!(本期撰稿制作:菅典领)63.jpg

张凤妍,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三科主任、河南省眼科医院副院长,“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编辑部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觉生理学组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眼科疾病防治委员会常委、中国老年医学会眼科分会白内障学组委员、河南省康复医学会低视力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科普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优秀教师,2015年河南省卫生系统职业道德标兵。从事眼科临床、教学、科研30余年,擅长各类白内障、青光眼、眼外伤、眼表疾病及眼屈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以及各类复杂的外伤性、并发性、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对散光型人工晶体、各种类型的多焦点人工晶体及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治疗近视颇有研究,有4万余例白内障手术经验。多次参加“视觉第一 中国行动”国家医疗队赴新疆、海南、内蒙、安徽等偏远地区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手术,并多次获得国家优秀医疗队员称号;2009年起负责“复明16号眼科流动手术车”的运行工作,使河南20余个县、区的万余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为此获得“河南省扶残助残”先进个人;2015年曾代表国家卫计委赴非洲厄立特里亚,参加“援非光明行”活动,为非洲的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300余例,得到我国驻厄立特里亚大使馆的高度认可。发表科研论著60余篇(SCI  4篇);参编专著6部;获国家专利2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获河南省医学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主持省科技厅课题2项,郑州市科技局课题1项。


综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