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多学科进展背景下肺癌综合治疗学习班”在河南郑州成功举办。本次学习班围绕肺癌治疗领域的最新理念与技术展开,议题广泛、内容前沿,吸引了众多学者与基层医师参与。
开幕式由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何振教授主持。
河南省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王启鸣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明智教授张明智教授分别发表致辞,强调了多学科协作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蔡修宇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李倩侠教授、山东省立医院冯虹教授等多位专家,就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耐药后临床策略、头颈部肿瘤免疫治疗进展、2025年EGFR突变晚期NSCLC双抗治疗研究等前沿课题作专题报告,分享最新科研成果。
本次学习班共设置1个主会场以及肺癌脑膜转移、best河南中青年、小细胞肺癌、肺癌领导力-肺癌靶免治疗新进展、HER2-ADC、创新等6个分会场。在“脑膜转移”分会场上,与会专家从临床医学、基础研究、药代动力学到微流控技术等转化研究方向,进行了全景式、多层次的剖析。该专场直面当前脑膜转移“诊断难、治疗更难”的临床痛点,为应对这一肺癌最凶险的并发症提供了新思路与新希望。
此外,本次学习班还设有小细胞肺癌专场,聚焦临床治疗难点、痛点问题,深入探讨近年来的突破性进展;创新专场则主要为近两年研发的新药物提供展示平台,推动新药更快进入临床阶段。
为促进深度交流,学习班专门设置多个“集思广益”、“观点碰撞”与“深度讨论”环节。与会者围绕临床难点、研究启示与未来方向展开热烈交流,激发讲者与听众之间的思想碰撞,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据王启鸣教授介绍:“肺癌综合治疗学习班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一届。十一年来,学习班始终紧跟学科发展步伐,及时更新前沿知识信息,致力于推动肺癌诊疗的规范化、同质化与创新化,成为促进基层医师能力提升、加强多学科协作的重要平台。”
展望未来,肺癌综合治疗学习班一方面积极向下扎根,持续赋能基层医师,通过规范化学习筑牢分级诊疗的根基,推动基层诊疗同质化;另一方面则向外延伸,推动科普知识大众化,为患者和社会大众传递医学的“温度”,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公众健康福祉,拓宽服务边界,让肺癌综合治疗学习班不仅面向基层医生,更惠及广大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