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临床治疗需求与医保政策要求,是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让更多患者受益的关键。”8月22日,由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主办的肿瘤治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规范诊疗巡讲周口站在周口市中心医院举办,不仅汇聚了省内外肿瘤临床一线的权威专家,更有资深医保专家倾情参与,一场兼具临床深度与政策广度的学术盛宴就此展开。
作为巡讲活动的大会主席、深耕肿瘤领域的权威专家,河南省肿瘤医院罗素霞教授提到,随着抗肿瘤技术的不断进步,放疗、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等手段日益丰富,在显著提升疗效的同时,血液学毒性等不良反应也随之而来,中性粒细胞减少便是其中之一。这不仅是剂量限制性毒性,影响后续抗肿瘤治疗强度与患者长期生存,还会增加感染风险,加重患者经济负担,降低生活质量。早期识别粒细胞减少,进行合理的预防和治疗,对提高患者治疗安全及抗肿瘤化学治疗的疗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专家交流环节,郑州市人民医院梅家转教授在题为《肿瘤治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预防的临床现状》主题讲座中,就中性粒细胞减少这一肿瘤治疗中常见并发症的规范化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他分享了最新的治疗指南与临床经验、预防性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时机策略。河南省肿瘤医院主任药师杜娟带来的《DRG/DIP支付政策下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治疗的用药管理》为研讨会注入了新的学术维度。她从医保政策解读入手,针对临床中常见的药物使用与医保基金平衡的矛盾,深入分析了肿瘤治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诊疗项目的医保支付标准、政策导向等问题,讲解了如何在规范诊疗的前提下,最大化利用医保资源,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在思维碰撞环节,临床专家关注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药学专家、医保专家则考量方案的经济性与可持续性,双方的观点交锋融合,为肿瘤治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规范诊疗开辟新的思路。这一环节的讨论打破了传统学术会议的单一视角,让临床专家们对医保政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医保政策的优化提供了来自临床一线的真实反馈。周口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二病区主任徐继业感慨道:“这样的讨论不仅让我们明确了诊疗规范,更懂得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兼顾患者利益与医保政策,在平衡中实现双赢。”
会议还设置了患者教育环节,成为连接医患的重要纽带。医生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到场的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了居家护理、感染预防等关键知识,耐心解答了他们对费用和政策的疑问,切实解决了患者及家属的困惑。
本次研讨会浓厚的学术氛围与人文关怀相得益彰。不仅推动了肿瘤治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规范诊疗理念的更新与实践的优化,促进多学科、多领域专家的深度合作,更是全方位关注患者需求、让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