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触动到坚守 | 女外科医生姜建华的医者仁心

  • 2025-10-11
  • |
  • 来源:河南公共频道健康同行
  • 浏览次数:1293次

她握着柳叶刀三十余载,始终保持着对医学的敬畏与热忱,从青涩医者成长为普外科的 “定海神针”,用女性独有的细腻与坚韧,为无数患者撑起生命的希望。她,就是滑县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 姜建华。

1 初心如磐,从“触动”到“坚守”的医者之路

姜建华的从医路,始于少年时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当时,限于当年的医疗条件,她的班主任因肝癌离世。“如果我能当医生就好了”,这个念头在她心里扎了根。“不为良相,宁为良医”,这句古训成了她的人生信条。

“病人的笑脸对我们是最大的肯定,病人的痊愈就是我们最好的奖章。” 这是姜建华常挂在嘴边的话。三十多年来,无论工作多辛苦、挑战有多高,她始终保持着对医学的敬畏与热忱。作为科室中少有的女外科医生,她不仅要承担与男医生同等强度的工作,还要兼顾家庭。曾有人问她:“你这么瘦弱,为什么选普外科?又辛苦风险又大,出成绩还难。” 但姜建华用行动给出了答案:“坚持下来,女同志一样能成为优秀的外科医生。” 在她看来,在临床中体现自我价值、不断激发潜能挑战难题、见证自己的进步与提升,这份职业带来的成就感,早已超越了所有的艰辛。

2 精益求精,她带领团队实现学科跨越式发展

在县级医院,医生的专业能力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就医质量和康复程度,姜建华深知这一点。从成为普外科主任的那天起,她就将 “提升团队诊疗水平、让患者在家门口享优质医疗” 作为核心目标。2008 年,滑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至新院区,普外科迎来发展新机遇。作为学科带头人,姜建华主动扛起责任,带领团队开启了学科建设的攻坚之路。2012 年,她推动科室推进亚专业建设,精准划分肝胆、乳腺、甲状腺、疝与腹壁外科等方向,让诊疗更具针对性;2020 年,科室成功获评河南省县级临床重点专科,标志着学科发展迈入新台阶。

在技术创新上,姜建华更是敢为人先。她敏锐地意识到微创外科技术对患者的重要性,带领团队全力向微创领域迈进。 她常对团队成员说:“在基层医院做普外科,病种多、专业广,想做好不容易。但别的医院能做的,我们要做得更好、更精。”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她带领团队投入大量时间研究新理论、学习新技术,研究最新诊疗指南、攻克技术难关,更带领团队深耕科研领域 —— 累计斩获河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1 项、河南省科技成果 2 项,还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6 项,用实打实的科研成果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今,在姜建华的带领下,过去需要转诊到上级医院的腹腔镜手术,在滑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就能高质量完成,不仅大大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更让患者享受到了 “家门口的优质医疗服务”,真正将技术提升转化为了患者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命福祉。

3 勇者无畏,疾病难阻守护生命的脚步

长年高负荷工作,让姜建华的身体亮起了红灯。2018 年,她因冠状动脉严重狭窄,不得不接受心脏支架植入手术。然而,术后不久,她又回到了熟悉的手术台 —— 因为她知道,那里有等待她的患者。

“站在手术台前,什么都忘了,眼前的病人和手术才是最该关注的。” 姜建华说,工作的过程,也是自我治愈的过程。这份对患者的责任感,让她即便经历病痛,也从未想过停下脚步。这份对专业的执着也让她先后收获“滑县县管专家”、 “滑县五一巾帼标兵”、“安阳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成为了行业内 “医研双优” 的标杆。

三十载春秋流转,从初心萌芽到责任深耕,姜建华用热爱与技术,书写着外科医生的担当与情怀。如今,她依然坚定地走在守护生命的路上。“我非常庆幸自己选择了医学,选择了当外科医生。” 谈及未来,姜建华充满期待:“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能加入医学队伍,把这份守护生命的责任传递下去。”

这就是姜建华,一位用三十载光阴诠释 “医者本色” 的女外科医生。她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日复一日的坚守里,温暖了无数人的生命。



综合新闻